9月13日晚,中交地产(000736)公告称,董事会于9月12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李永前的书面辞职报告。由于工作变动原因,李永前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公告称,为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公司治理平稳过渡,李永前将继续履行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报告在公司补选新任董事长后正式生效。公司将根据法定程序尽快完成补选董事长的工作。李永前辞职报告生效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此外,同一日,中交地产发布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选举郭主龙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任期与本届董事会其他成员任期一致。
公开资料显示,出生于1974年的李永前,拥有26年的从业经历,手握郑州大学建筑学士、北理工工商硕士、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还是高级工程师。在2014年加入中交集团之前,还曾先后在中国中建地产、中国水电建设房产公司、中国电建房产事业部等央国企地产公司的管理岗任职。
李永前自毕业入职海开控股(原海开房地产)开始,始终在国企房开平台任职。1998年8月参加工作起,先后担任北京海开房地产总经理助理、中建地产公司协调管理部总经理、中国水电地产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职务。
2014年1月起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
2015年中交收购绿城后,出任绿城房地产集团执行总经理;
2016年起任绿城中国执行董事、执行总裁;
2019年7月,调任中交房地产集团董事、党委委员,兼任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临时党委书记,后出任总裁一职;
2020年12月起,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房地产事业部执行总经理;中交房董事、临时党委书记;中交地产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
2023年6月至今,任中交集团房地产事业部执行总经理,地产集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副书记,中交地产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
从李永前掌舵这几年时间来看,中交地产行业排名从五年前的TOP50之外,跃升至2024上半年的23位。业绩方面,2024上半年,中交地产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加2.48%,在动荡的楼市周期中保持业绩稳定。
战略布局上,截至2023年底,中交地产已进入19个省份,可售资源储备806万平方米,货值1498亿元。中交地产90%的土储集中在二线城市,尤其是苏州、南京、天津、武汉、郑州等地,截至2023年末,117个项目中,一线城市仅布局北京,而这些项目中,还有90个为合作项目。
中交地产,是中国交建集团地产板块的上市主体,总资产超过1200亿元。但2020-2022年,这家千亿房企,只为股东挣到6个亿的利润。2023年更是由盈转亏。
2023年,中交的销售额373亿元,同比减少18.5%;毛利率降到10.4%;净亏16.7亿元;负债总额达104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5.59%。在负债中,短债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176.4亿元,但现金余额仅为120亿元。
除此之外,截至2024年2月末,中交地产为控股子公司体系提供的担保余额,高达102.9亿元,为2023年末净资产的6.3倍左右。
可以说,如果中交地产不是背靠大股东,或陷入债务危机。所以中交地产董事长李永前在股东大会上这样定义2024年:“是中交房地产爬坡过坎、蓄力发展十分紧要的一年。”
今年上半年,中交地产营业收入89.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8%;亏损达到9.83亿元。
经营指标方面,中交地产上半年(全口径)实现签约销售面积43.4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56.73%;实现签约销售金额81.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2.26%;实现销售回款113.4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3.97%;上半年(权益口径)实现签约销售金额33.9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7.98%;实现销售回款92.7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