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家对建筑业的改革创新,现阶段干建筑工程是愈来愈难,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乃至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跌入了这样一种两难的处境:不干,等着被活生生饿死;干,亏本的概率非常大。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究竟有哪几个痛点务必立刻获得解决呢?
一.低价中标
大家都知道,低价中标就是“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的做法。虽然政府始终在打击“低价中标”,但建筑施工企业似乎还是始终笼罩在“低价中标”的阴霾下,因为许多时候不低价根本就没办法中标,只要是在低价中标这一游戏规则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加上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工成本、材料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工程定额始终没更新,在越来越低的中标价格下,工程质量能有所提高吗?
“低价中标”这个问题务必从根本上获得解决,不然建筑施工企业之后的生存环境会被压缩得愈来愈小。
二.违法分包、转包
和“低价中标”类似,违法的分包、转包也始终长期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大型工程项目只有特级、一级资质行业才可参与到招投标中,主体工程乃至全部工程分包(俗称“大包”)长期存在是很广泛的状况。
有的行业为了更好地谋取利润,将本身就已经是低价中标、没有多大利润的项目,转包甩给他人,自己按一定的比例抽取管理费提成,而管理的抽成有的乃至高达40%。
违法分包、转包问题务必从根本上获得解决,不然管理费抽取后挤压了分包商的成本,分包商为了更好地不亏本只能被迫使用低价劣质的材料,建筑工程的质量无法获得保障。
三.营改增的痛
说到营改增,全国各地的施工单位,不论是老板,还是财务人员,特别是挂靠的单位,都叫苦不迭。
许多建筑公司买材料都不开票,因为开票和不开票时材料完全是两个价格,在以前的税制下,许多工程单位都不开票,反正税就是固定的3个多点,固定的,能省的成本都在尽量省。营改增之后,虽然可以增值税抵扣,但是买材料时如果开了材料票,材料费肯定就会上涨。
营改增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冲击力度相对还是偏小的,直接冲击到的是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相关的抵扣发票对于分包商来说,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加上去年开始,建材价格就始终不断飞涨。
如果没办法适应营改增,许多实在过不下去的建筑施工企业和包工头干着赔钱的买卖,只能被逼得退出建筑市场。
四.转型升级,环保加码
2017年9月开始,各地都陆续出台“史上停工令”,随着国家在环保方面管控力度的加大,对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更高。绿色、环保、文明施工是前提,技术水平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建筑企业只能被迫停工、封闭。
本文由建设库(www.jiansheku.com)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建筑施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