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项目成本管控的操作流程一共分几步?

来源:建设库建设库74028 阅读2024/02/06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项目成本管控的操作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市场调查和项目预期收益确定:
 *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类似项目的成本、收益情况,以及当前市场的行情。
 * 结合项目特点,初步确定项目的预期收益目标。
2. 项目建设目标确定:
 * 根据预期收益目标,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包括项目的规模、功能、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
3. 项目预算与成本测算:
 * 开展项目预算工作,全面测算项目建设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工程成本、各种费税、营销费用、管理费用等。
 * 编制项目预算,提出项目初步利润目标。在编制预算时,要预留一定比例的预备费作为风险费用,一般为总成本的10%左右。
4. 项目建设技术规格书编制:
 *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工程成本,编制项目建设技术规格书,明确工程范围和建设标准,为后续的招标、施工等工作提供依据。
5. 项目工程成本分解与控制目标确定:
 * 根据项目建设技术规格书,进行项目工程成本的分解,初步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
 * 以此作为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目标,为后续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6. EPC招标与最高限价确定:
 * 根据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目标,确定EPC招标的最高限价。最高限价必须低于控制目标,以确保实际费用不会突破控制目标。
 * 根据最高限价和项目建设技术规格书,编制招标文件,开展招标工作,选择合格的承包商。
7. 设计阶段成本管理:
 * 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各专业进行方案的经济技术论证,保证技术可靠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节约。
 * 开展限额设计管理,要求概算严格控制在批复的估算限额内,施工图预算严格控制在概算的建安费限额内。
 * 与供应商和承包商进行深入讨论,确定设计方案的成本,并定期审查设计方案,及时解决成本问题。
8. 采购阶段成本管理:
 * 在采购阶段,根据设计方案和工程需求,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质量等要求。
 * 开展市场调查,了解材料设备的市场行情,进行多家比价,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
 * 签订采购合同,明确材料设备的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时间等条款,确保采购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9.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 在施工阶段,根据施工合同和设计方案,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防止成本超支。
 *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 定期对施工进度和成本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问题。
10. 项目结算与后评价:
 * 在项目完工后,及时进行项目结算工作,核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
 * 进行项目后评价工作,评估项目的收益和成本控制效果,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