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重庆新一轮的国企重大改革要开始了。
最近,重庆的一场签约活动上,释放出重要信息。
时间是发生在6月6日,在重庆,举行了外资参与重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项目推介会暨签约活动。
参会的,到底是哪些人?
资料显示: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知名外企、外商协会和驻渝蓉领事机构参会。
在这场活动上,22个国企外资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涉及金额超10亿美元。
最关键的来了:本次活动鼓励外资企业通过股权合作、基金资管、投资并购、项目合作、产业共建等方式参与重庆国资国企改革。
这无疑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重庆新一轮的国企重大改革即将发生。
国企改革。
上一轮的国企改革,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1997年。
1997年9月开始,一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全面展开。
也是在那一年,全面打响了三年脱困攻坚战。
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现再就业工程,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通过债转股、国家技改专项资金、国企上市变现、政策性关闭破产等一系列举措。
最终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数据显示: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是1997年的2.9倍。
国家重点监测的14个行业,有12个整体扭亏和持续增盈。1997年亏损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到2000年减少了4799户,脱困率达72.7%。
而新一轮的国企改革,重庆抢得了先机。
重庆,更加“开放”。引入外资参与到国企改革,这都是市场化最直接的表现。
我注意到,在这场活动中,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普洛斯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探索共同设立外资投资母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国企和外资形成资本、金融、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与此同时,这次重庆市国资委、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有关企业,共同发布37个国企对外合作项目、投资总额155亿美元。
其中,涵盖了新材料研发制造、商业资产盘活运营、金融资本创新运作等领域,并启动“外资参与重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项目”交易平台专区。
盘活资产。
事实上,在此之前,重庆已收获了案例。
在重庆“引进来”的历史长河中,1983年是一个关键年份。
那一年,重庆市被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和1000万美元以下利用外资项目的审批权。
重庆也开始破解一道难题:偏远内陆城市如何大规模招商引资。
标志性事件,定格在1985年。
在那一年,重庆真正的首家外资企业出现在1985年初——重庆汽车制造厂与日本五十铃合作组建的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重庆汽摩企业发挥了重庆制造业优势,纷纷与外资联姻,例如长安与铃木、嘉陵与本田、建设与雅马哈等。
又比如,庆铃集团、中法水务、三峰环境、重庆康明斯等,都是国企与外企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一、庆铃集团
2020年年末,庆铃集团与德国博世在渝合资成立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公司项目成功签约,项目占地约200亩,注册资本金1亿欧元,总投资3亿欧元。
合资公司将在重庆快速导入博世最先进的氢燃料电池相关技术,从研发、制造、销售到服务,现地化构建燃料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全产业链,立足重庆辐射全国。
预计到2025年累计生产氢燃料电池发动机2.3万台,实现产值200亿元。
二、中法水务
资料显示: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主的企业。
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2.3亿元,中外双方出资比例为重庆水务集团持股40%,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60%,经营期限为50年。
三、三峰环境
最近一次重要签约,就发生在今年的5月份。
5月6日,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
苏伊士集团与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垃圾焚烧等固废项目投资、EP或EPC(工程总承包)、技术产品供应及运营管理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信息共享与产业联动,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携手开拓全球固废市场。
四、重庆康明斯
重庆康明斯是康明斯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起点,它的前身是重庆汽车发动机厂,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柴油机的设计制造。
1981年,康明斯与原中国重汽集团正式签署许可证协议,开始在重庆生产康明斯大马力柴油机。
中方母公司是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外方母公司是美国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双方投资比例各占50%。
如今,它是康明斯在中国最大的重载和大马力发动机专业制造工厂。
合众连横。
重庆到底有多少国企?
我查询资料发现,在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重庆全市国有资产全面亮出了“家底”。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一个是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方面。
截至2022年末,重庆纳入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全级次国有企业共3954户,资产总额66884亿元、同比增长10%。
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628亿元,利润总额345亿元,净利润280.81亿元。
重点企业包括重庆化医控股、重庆机场集团、重庆钢铁集团、重庆机电、重庆建工、重庆轻纺、重庆高速、重庆交运集团等。
而另一个是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方面。
截至2022年末,全市国有独资、国有全资、国有绝对控股及国有实际控制金融企业124户,资产总额24996亿元,净资产2828亿元,营业收入604亿元,净利润182亿元。
主要企业包括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重庆三峡银行、西南证券、重庆渝富控股等。
刚刚过去的2023年,重庆国有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数据显示:2023重庆全市国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9%,51户市属重点国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6%,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9%。
重庆国企,大刀阔斧改革。
今年4月26日,重庆举行央地金融助力国有企业“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业务推介与项目签约活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金融资产管理、信托、基金在内的40余家金融机构参与。
活动总体签约项目51个,合同金额1160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14个,合同金额768亿元。
大签约背后,是央地金融助力重庆国企改革。
“在盘活资产的过程中,要引入央企、民企、外企,才能更好地提高资产盘活的效率。”
重庆,正在加速实现:央企+民企+外企“三企”联动。
资料显示:重庆市属国企目前已在全球设立近百个分支机构,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在制造、商贸、物流、金融等领域建立良好对外合作关系。
事实上,重庆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提效增能行动,设定了具体量化目标:
打表推进138项重点任务,确保年底前完成三年任务的70%以上。
其中,聚焦主责主业重塑企业功能定位,稳妥实施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整合总体方案,推进完成全市铁路资产整合等8个重点改革项目;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新增重大基础设施投资1300亿元以上。
此外,加快推进国企数字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引领,也被放在突出位置。确保2024年市属国企数字产业营收增速达到15%以上。
同时,还要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争取今年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700件,推动市属国企研发经费投入刚性增长,2024年市属国企创新研发投入资金增长12%以上。
通过历史告诉我们:
每一轮的大规模国企改革,都会给这座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其中,包括了经济发展新动力、行业新机会、以及社会新岗位...
2024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又将会给重庆带来怎样的增长机会?
这值得期待!
上一篇:云筑中建分供商-资审数据处理服务
下一篇:字节跳动招聘一级注册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