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的3种形式介绍

来源:建设库建设库74213 阅读2024/04/12

地下连续墙:

适用条件:适用于开挖深度较大、对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基坑工程。特别适用于作为永久结构的一部分,或需要严格防水、抗渗的工程。

优点: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适用于城市施工;墙体刚度大,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防渗性能好;可贴近施工,适用于紧邻原有建筑物的工程;可用于逆作法施工;占地少,能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的地面和空间。

缺点:在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如很软的淤泥质土、含漂石的冲积层和超硬岩石等),施工难度较大;如果施工方法不当,可能出现相邻槽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作为临时挡土结构时,费用较高;废泥浆处理麻烦。

施工要点:需严格控制泥浆的配比和性能指标,以确保槽壁的稳定性;要精确控制挖槽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注意接头的处理,以防渗漏。

钢板桩:

适用条件:适用于小型基坑,深度不超过4m(槽钢钢板桩)或5~8m(热轧锁口钢板桩),且对周围环境要求不高的工程。

优点:材料质量可靠,软土地区打设方便,施工速度快;有一定的挡水能力,可重复使用,耐久性好。

缺点:一次性投资较大;在透水性较好的土中不能完全挡水和土中的细小颗粒,可能需要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采取隔水或降水措施;支护刚度小,抗弯能力较弱,顶部需设置支撑或拉锚;开挖后变形可能较大。

施工要点:确保钢板桩的垂直打入,减少倾斜误差;在拔桩前需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以避免对周围土体造成扰动。

SMW工法桩:

适用条件:适用于对周围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开挖深度适中的基坑工程。

优点:施工扰动小,无泥浆污染,振动噪声小;止水性能好;适用范围广;施工工期短;施工场地小,废土外运少;安全性较高;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缺点:水泥土养护时间较长;与地下连续墙相比,施工质量较难控制,整体性和抗渗性稍逊。

施工要点:严格控制水泥土的搅拌质量,确保桩体的均匀性和强度;注意型钢的插入和回收过程,避免对桩体造成损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