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倒查13年,建筑业要变天了!

来源: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库10 阅读2025/08/27

近日,江西省发改委发布的一则公告,在工程行业引发强烈震动——全省启动招投标专项整治,倒查时间从最初公布的3年一口气拉长到13年,追溯至2012年11月以来的所有依法必招项目。






涵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机电国际招标、国企采购四大类,线索征集将持续到明年年底,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远超预期。


江西不是唯一出手的。贵州紧盯“陪标专业户”和“标王”,湖南鼓励举报串标行为并最高奖励10万元,黑龙江、四川、山东等地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一场全国性的招投标“大扫除”已然拉开帷幕。


这些举措表明,招投标监管正在从局部整治转向全域深化的新阶段。


从3年延伸到13年,意味着什么?这说明监管不再局限于“新问题”,而是下定决心清理积弊、追溯历史。一方面显示出治理正在走向深水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建立长效、透明市场监管体系的迫切性。


这种转变将促使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合规体系,推动行业建立更加规范的运营机制。


对建筑行业来说,短期或许会有阵痛,但长期来看,绝对是利好。过去那种“量身招标”“阴阳合同”“抱团围标”等操作,不仅扰乱市场,更损害工程质量和行业信誉。


倒查机制真正落地,将有力遏制这类乱象,推动招投标回归“阳光下竞争”。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建筑业正从“人情导向”朝“规则导向”转变。


企业光靠关系拿项目越来越行不通了,未来拼的是实力、信誉和管理。合规经营、技术过硬的企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环境,而那些习惯走捷径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窄。


随着各地政策持续推进,行业洗牌不可避免。此次整治不仅关注违规行为本身,更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招标投标监管体系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这一次,动真格了。


监管回溯13年,不仅是在清理旧账,更是在为行业立规矩、指方向。阵痛过后,建筑业才能真正走向健康与透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