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由于承包人不具有施工资质或违法转包、分包等原因导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时有发生,由此也导致了许多安全生产事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颁布后,关于承包人施工资质的法律问题得到了系统的规定。因此,本文尝试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关于承包人施工资质的常见法律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类案件。
1、没有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已取得营业执照的建筑企业,是否可以独立承包建筑工程?
答:不可以。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方能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2、建筑业企业资质共有多少种,都分为哪些类别呢?
答: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每组序列又被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又可以划分为若干资质等级。
3、拥有不同资质的企业被允许承包的工程范围是相同的吗?
答:是不同的,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为例,特级资质企业可以承担各等级工程施工总承包、设计及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并且限承担施工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可以承担某些单项建筑合同金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房屋建筑工程,但法律规定它们具体可以承担的工程又有区别。
4、如果开发商把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会出现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答: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两种:
第一,所签署的合同无效;
第二,受到“责令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行政处罚。
5、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可以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进行承包施工吗?这样做有什么法律后果?
答:不可以。法律后果主要有两种:
第一,所签署的合同无效;
第二,没有资质的施工人受到“予以取缔,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的行政处罚。
借予资质的施工单位也可能会受到“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建筑施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