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发展部部长
中国建设报主办
大数据高地,大资源平台
登录搜索×
建筑施工企业恢复施工,主要受施工企业上下游建设项目开工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了坚决防止疫情蔓延,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复工、管理人口流动、控制交通的措施。许多地区的建筑企业推迟复工,大面积的建筑劳动企业也被关闭。
为深入了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建筑劳务企业产生的影响、企业在开复工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政策需求,2020年2月28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供应链与劳务管理分会面向建筑劳务企业开展了关于建筑劳务企业开复工情况的调查,调查方式有问卷调查、个案调查、资料分析三种。截至2020年3月4日共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其中参与调查的中央管理企业10家、国有企业23家、民营企业99家,涵盖山西、河南、湖北、山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多个地区。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建筑劳务企业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值春节假期,国务院和部分地方政府为防控疫情,要求延长春节假期、延缓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避免因人口流动和人口聚集引发新冠肺炎疫情扩散。部分地区政府部门规定在建项目不得在2020年2月9日24时前复工或新开工。部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规定复工时间另行通知。
事实上,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春节前一段时间至元宵节(2月9日)期间多为休假时间,但2月9日之后,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开复工率普遍偏低。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也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各地需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2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
受政策影响,建筑劳务企业开复工情况转好。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建筑劳务企业已经复工和正准备复工的占比高达80.31%,其中已经复工企业38家、正准备复工企业68家,还有18.94%的企业处于准备状态。
中央管理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均已开始复工。其中,中央管理企业复工率高达70%,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多处于正在准备复工的状态。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多地出台较为严格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受政策的影响,很多建筑劳务人员依旧留在家乡,返回工作城市的难度较大。
组织集中返岗成主流
调查问卷显示,建筑劳务复工方式主要有两种:个人自主到岗、政府或企业集中组织到岗。其中,政府和企业集中组织到岗占比为56.06%,成为复工返岗的主要方式。
以浙江省为例,为了让来自外地的建筑劳务人员安全、有序复工,杭州、宁波、嘉善、义乌等地政府部门直接上门接建筑劳务人员复工到岗,用报销车票、减免食宿以及“包”巴士、“包”高铁、“包”飞机等“包邮式”求才措施,已组织一批劳务人员复工。
再如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派专车“护送”,让建筑劳务人员安全到岗。2月19日,济南市首批省外建筑劳务人员返济专车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驶出,分别前往江苏省淮安市,河南省濮阳市、周口市等地,“点对点”接近200名建筑劳务人员返回济南投入生产。除此之外,上海、四川、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区,中建八局“定制”的专车也一批一批载着建筑劳务人员们从五湖四海奔赴项目现场,“护送”他们安全到岗,全力推动有序复工。
仍有困难需解决
建筑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建筑业的作业人员主要是建筑劳务人员。当前,建筑劳务人员的需求量仍然较大,但由于建筑劳务人员流动性大、作业队伍不稳定导致组织建筑劳务人员复工有一定困难。受疫情影响,建筑劳务企业复工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劳务人员到岗仍存在较多困难。为了防控疫情,很多地方出台了较为严格的人口流动管理政策。受政策的影响,很多建筑劳务人员仍然留在家乡。如果要复工,程序复杂且交通不便,如果全部都由政府或企业集中组织到岗,势必增加成本。另外,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即使建筑劳务人员到达项目所在地,也不能立即开工,需要单独隔离,对于建筑劳务企业来说,单独组织建筑劳务人员按要求隔离也有较大难度。
二是在建项目现场缺乏疫情防控物资。在建项目现场作为人员聚集场所,随着建筑劳务人员的相继返岗,疫情防控压力增加。而口罩、测温仪、洗手液、消毒液、手套等疫情防控物资不足成为建筑劳务人员和企业将要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三是复工后潜在风险难以完全避免。建筑劳务人员的一线作业非常复杂,要求繁多。日常要召开早班会、晚班会,进行工序交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障需要建筑劳务企业定时定期对建筑劳务人员展开各种实物培训、临场培训等,这些培训难以用视频培训完全替代。而各种培训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人被感染,就会出现参加培训的全部人员都需要隔离的尴尬局面。
四是负面影响持续性长。目前尚未全面复工,但是可以预见,在疫情得到控制全面复工后,建筑劳务企业还有可能面临工期索赔、人工费用大涨等不利局面,“用工荒”情况将更为严峻。
另外,还有建筑劳务企业反映,存在劳务用工价格矛盾突出、资金周转及回款难、湖北籍建筑劳务人员受排斥等情况,这些亦需引起重视。
多方协助合力破解难题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全国大多数省、市、区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宣布推迟返城、延迟复工时间。受此影响,建筑业上下游企业均会面临工期延误、费用增加等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显示,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上月下降24.5个百分点,表明受疫情冲击,非制造业经济总体回落明显。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6.6%,比上月下降33.1个百分点;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23.8%,比上月下降30.0个百分点;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32.3%,比上月下降23.0个百分点;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41.8%,比上月下降22.6个百分点。整体来说,建筑业2020年除受春节假期影响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导致相关指数回落明显。
调查问卷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自认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其中自认为受到较大及以上影响的企业占比高达88.63%。
如何打好复工战役?建筑劳务企业需要来自各方的协助。
从政府层面来看,要针对建筑劳务企业所担心的问题出台更为细致的指导意见,解决其当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金融、税收、工期压缩、成本高涨、用工短缺等实际困难。另外,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相关地方主管部门还应通过督导服务、日常监督、专项检查等形式,继续加大对在建项目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安全生产条件随机抽查工作力度,保障相关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在企业和在建项目现场中真正落实到位。
从行业层面来看,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行业企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例如,可以结合行业运行特点,科学制定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为建筑劳务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操作指引、指导企业提前制定疫情防控应急标准、细化复工复产突发事件处理措施,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企业层面来看,要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要对照政府发布的复工申请事项逐个落实,包括协调必需的疫情防控物资等,还要认真核实建筑劳务人员到场时间、数量和物资到场时间、数量、节奏等;另一方面,争取统筹资源调配。例如,跨地域的建筑劳务人员是否可以通过协商,按照“最近原则”就近调配至其他在建项目。
从个人层面来看,建筑劳务人员在工作期间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健康安全,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在精神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最新评论
浙江台州黄岩: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全力打造“智慧环卫”
2020-06-1211:45:09
“引泉路附近有一堆暴露垃圾”、“朱砂街兄妹酸菜鱼门口有大量废弃家具堆放”……
建网·资讯早班车
2020-06-1113:53:51
建网·资讯早班车
杭州市江干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金炜竑:以垃圾分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助力杭州打造体现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2020-06-1110:41:27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垃圾分类不仅仅是分类问题、减量问题,更是社会治理问题,垃圾治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北京有力支持返岗复营已安排约300万名农民工
2020-06-1014:46:27
日前,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采取多项措施服务农民工返岗复工。
挤占消防通道必须依法严处
2020-06-1014:45: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五一、端午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10起典型案例
2020-06-1009:47:07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五一、端午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10起典型案例
本文由建设库(www.jiansheku.com)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建筑施工企业:
▼查看更多建筑企业资质: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水利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
